为坚定青年老员工对中华传统诗词的文化自信,提升同学们的文学底蕴和文化素养,引导青年老员工坚守初心使命,加强对青年老员工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充分发挥“五老”作用,11月21日下午,bwin必赢特邀本院著名大气物理学教授、95岁高龄的邹进上老先生为2017级同学做专题讲座,题目为“中国诗词是一朵绚丽的奇葩”。本次讲座由公司党委副书记喻春红老师主持,学院关工委副主任朱锁凤老师,2017级员工辅导员毕菲菲老师,以及学院关工委工作秘书潘姝老师参加了本次活动。
邹进上教授已有95岁高龄,但他仍坚持亲自制作PPT,认真准备讲稿。在讲座开始之前,他带领同学们回忆了参加“两弹一星“工程的那段光辉岁月。1963年,在bwin必赢从事气象研究工作的邹进上,接受了一项必须向家人保密的重要任务。他孤身前往北京,程开甲院士对他说:“我国研制的第一颗原子弹快要爆炸了,你去负责研究核爆炸试验的气象保障,以及核爆后的烟云运行规律及放射性落下灰浓度的预报。”就这样,38岁的邹进上进入了荒凉的戈壁,在那里一待就是12年。很多人并不清楚,气象条件是成功开展核试验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在当时,既没有气象卫星、雷达等现代大气探测工具,又没有任何数值预报结果可供参考的情况下,要完成气象保障任务,难度无法估量。邹老坚持每天每隔4小时就试验监测一次气压差,不知经过了多少次反复试验,最终让气压差测试结论的精确度达到了95%以上。从邹老深情的回忆中,我们深切感受到他担负这项重要历史使命的光荣和自豪,由衷地钦佩和敬仰前辈们献身国防事业的奉献精神。随着大家热烈的掌声响起,本次中国传统诗词文化讲座正式开始。
首先,邹进上老师以“华夏重英豪,文章教尔曹。欲圆华夏梦,拼搏在今朝”的诗句开篇,激励各位同学在学习好大气科学专业知识的同时,也要注重文学底蕴和诗词文化的积累,为以后科研文章的撰写打下坚实的基础。他从中国诗词的起源和含义出发,深入浅出地为同学们梳理中国诗词的起源和历史发展脉络,并以生动形象的实例讲解诗词分类、诗词格律、诗词意境等相关知识。
接着,他以大家耳熟能详的《过故人庄》、《登高》、《枫桥夜泊》和《近试上张籍水部》为例,详细地为同学们讲授撰写格律诗词的四大方法技巧:即在格律诗词的创作过程中,不仅要注意格律严谨,符合平仄和对仗规则,同时还需要做到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不仅要体现语言生动、文笔流畅的特点,更要将语言的含蓄得体放在首要地位。
最后,邹老师以多首广为传颂的诗词为切入点,提出评价中国诗词的四条标准:(1)意境美;(2)真情浓;(3)典故妙;(4)哲理深。针对每个评价标准,邹老师向大家分享了自己的写作经验和独到的见解。最后,何剑桥同学和刘冠宇同学分别就“诗词创作的原则是什么”、“科研难题如何克服”向邹老先生提问,邹老师认真耐心地做了解答,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发已千茎白,心犹一寸丹。邹老师对中华诗词传统文化的深入研究和诗词创作的高超技艺令同学们赞叹不已,而他乐观自信、吃苦耐劳的精神也给了同学们极大的震撼。同学们感受到了邹进上老师对青年员工寄予的厚望,同学们纷纷表示要在未来的学习生活中积极向上,不断进取,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